
于彭
于彭,1955年出生於臺灣臺北外雙溪,2014年過世。于彭成長於相對安定的戰後時代。退伍之後,他開始在臺北新公園(今之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)擺攤幫遊客畫像,于彭街頭畫家的生涯,不僅錘鍊了他敏銳且快速的觀察能力,也練就了一身人物速寫的看家本領。 綜觀于彭畢生的創作歷程,可分為三個階段:早期1980-1997年、中期1998-2004年、晚期2004-2014年。他早期作品以素描、水彩作品居多,在素描的風格上,除了深受陳亦耕的啟發外,透過《雄獅美術》、《藝術家》雜誌所觀摩而來的國內外藝術家之影響均可得見。中期的創作因為受好友鄭在東之邀於1997年前往上海旅遊定居三年,足跡也遍及中國大陸,啟發了他在水墨山水與人物作品的深度與多樣面貌;「慾望山水/人物」系列,足為此階段之代表性作品。2005到2014年過世之前,依然頻繁的往返兩岸參與多次創作計畫與作品發表。世人皆以為于彭以水墨見長,但事實上,經由他的早期素描與粉彩作品足以說明其水墨所貴之處,在於能夠從西方的素描線條,成功的轉化成中晚期精彩的筆墨。于彭的作品,有他個人獨創與深具個性的表達。
尚無其他推薦藝術家

%EF%BC%8C%E6%B0%B4%E5%A2%A8%E8%A8%AD%E8%89%B2%E7%B4%99%E6%9C%AC%20Ink%20and%20color%20on%20paper%EF%BC%8C65%20x%2043%20cm%EF%BC%8C1992_%E7%B6%B2%E9%A0%81%E7%94%A8.webp)



%EF%BC%8C%E6%B0%B4%E5%A2%A8%E7%B4%99%E6%9C%AC%20Ink%20on%20Paper%EF%BC%8C93%20x%2062.2%20cm%20x%202%20%EF%BC%8C2003_%E7%B6%B2%E9%A0%81%E7%94%A8_%E5%B0%8F.webp)






%EF%BC%8C%E6%B0%B4%E5%A2%A8%E7%B4%99%E6%9C%AC%20Ink%20on%20paper%EF%BC%8C29%20x%2090%20cm%EF%BC%8C2012_%E7%B6%B2%E9%A0%81%E7%94%A8.jpg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