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潤凝香——若深甌.德化杯
文/陳維駿
華人品茶文化源遠流長,茶事不僅反映時代風尚,亦體現文人精神所嚮,儼然是涵育生活雅興與思想的載體。無論朝代如何更迭、改制,品茶文化總能隨時代轉化,製茶法、事茶儀軌與時俱進,不僅風潮不減,品味更越趨細膩,從茶葉、用水、茶具乃至陳設、空間、環境的營造皆有講究。至明清時,茶風興盛、製器精良,甚至透過海上絲路越洋遠播,在世界各地掀起旋風。本次《清潤凝香》展覽所展出「工夫茶四寶」之若深甌,以及有「中國白」美譽之德化杯,即是自明清時期已受東西方熱烈矚目的知名茶具,奉為逸品。
異雲書屋成立七年以來,透過一次次策展來探究東方古典與當代的磨合與辯證,致力於建構綜涵五感的美學場域、強調美學實踐的重要價值。今因緣俱足,有幸集結百餘件佳器,舉辦《清潤凝香》展覽,本次展品年代跨度自明末至清末,其中最難能可貴的是,展覽一次陳列數十件稀有的清三代精工若深甌,於館院、或於民間皆屬創舉。古代器物唯有受到歷代藏家悉心呵護,才得以光耀重現於世人眼前,得緣如此,甚感欣慰。
若深甌,為青花瓷小杯,其名始自於杯底書有「若深珍藏」款識,最早見於康熙年間,由於青花釉色潤澤精美、巧妙非凡,且凝聚茶香、襯托茶色的功能性皆屬一流,深受茶家喜愛,一時蔚為風潮,同一時期亦流行不同款識如「宣德年製」、「成化年製」等寄託款,亦可歸為若深甌一類。究其「若深」二字來由,版本眾多無定識,至今成謎,更為若深甌增添一抹神秘的色彩,蘊藏說不盡的故事與傳奇,引人神往。
若深甌特徵多為撇口、弧壁、矮圈足,杯壁花樣題材豐富,無論是亭台樓閣隱隱於山水間的澹泊幽遠、人物五官精微入裡的神態,或是逗趣生動的飛禽走獸、婀娜盎然的植物姿容,皆在微觀世界成為文人雅士最詩意的心靈寄託。如本次展出「山水樓閣若深甌(雙溪若深珍藏款)」、「課子圖若深甌(琳玉堂製款)」、「柳下雙駿若深甌(若深珍藏款)」等件,皆展現出若深甌圖飾精細、發色清麗的經典樣貌。
德化杯,出自福建中部的山區古城德化,為明代對外貿易著名出口品,時輝煌盛景更令產地獲「福建瓷都」榮稱。德化窯素以白瓷聞名,胎體以當地高嶺土製成,胎質細膩、肥潤,人稱「糯米胎」,施以透明釉燒結,成品具玻璃光感,晶瑩溫潤、透光性高,令人愛不釋手,被西方譽為「中國白」,成為明清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瓷器。由於德化窯多見外銷訂製品,本次展出「白釉加彩塑貼魚化龍紋犀角式杯」即是一例,為難得特殊件,由德化窯與景德鎮合作製成,色澤雅緻、淡麗生輝。
德化杯真正的風行亦與品茶文化息息相關,被認為是最適品飲武夷岩茶的茶具之一,能令「一身是骨」的武夷岩茶由苦轉甘而不澀,引人品出其中真味、領略武夷岩茶的四種風韻「香、清、甘、活」,遂成茶家愛物。
有鑒於品茶文化在當代持續蓬勃發展,今策劃《清潤凝香》展覽,期望能為次世代的中青藏家留下珍貴的紀錄與傳承,並取徑古代文人雅集,邀請到藝術家周渝、吳士偉、吳偉丞、張騰遠共同展出,宛若一場古與今的交流盛會。能夠透過當代視角觀賞古代美術,進而激盪新的火花、締造當代的風尚,無疑是異雲書屋成立至今最為重視的價值。
最後,固然茶具的製造技藝在不同的世代背景下,對於精妙的訴求自有分別,然而審美卻是能夠超越客觀評量化的數據,既能知達標準品,亦能於洞悉樸真中獲得樂趣與享受。無論是為尋求品茗佳器、欲一訪夢寐以求的特定器型,或對悠遠年代心生嚮往、或賞玩器物的藝術性與美,百餘件若深甌與德化杯自有性地、各攜情懷,期盼觀者在發覺美、感知美的康莊大道上,琢磨出個人獨到的品味與心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