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焦點
September 23, 2024

《見韻》藝術家自序|文:周川智

No items found.

我的三位一體

從大二開始,就開始手工製作基底材,當時沒有資訊也沒有互聯網,要摸熟繪畫材料這在當時是罕見的,到了俄國才發現有個國際用的名詞,叫繪畫技法與材料,光是繪畫材料學這還不夠看,得要有技法才行。

後來公費交換生時,在俄羅斯冬宮(The Hermitage Museum)看到小荷蘭畫派展廳,有點震驚但卻也很陌生,美術書沒介紹到這畫派,頂多巴洛克、洛可可這種大範圍的,小荷蘭畫派精緻到我無法掌握了解「為何可以如此」,肯定有方法而「我不知道」。交換生時就看見林布蘭那張被潑硫酸的畫,就覺得這國家修復技術是可以過來學的,打聽下,當地學修復的第一選擇還是列賓美院,那張潑酸畫的修復報告,就告訴你林布蘭的秘密;退伍後再回列賓美院考上唸了修復,終於許多「我不知道」的方法,原來是要靠科學檢測揭密,古代畫板的厚度、紋路、塗底、配料、顏料分析、塗層結構……,終結各家的疑說,科學才是告訴你真的結論,為何可以如此。

實踐後才發現,我在台灣常用的上膠塗底法是錯的,古典層次技法也是錯的,在學生證免費參觀冬宮的加持下,每張真跡我都認真地記錄,其修復痕跡隱現出技法使用跡證,加上現場臨摹,我才從在台灣慣用的不透明遮蓋技法,換成透明的層次疊加技巧,堅硬悶虛畫面也變柔和透氣,也在東正教聖像修復中,認識坦培拉與基底的領域,以及裝飾框的運用;甚至修復上看到的作品病變的跡證,得到時代與地區的技法與材料,沒錯,我的畫,背景大概就是技法、材料與修復的三位一體加持。但總來說,這樣畫太於理性。

要技巧也要內涵

從畫面組成的物件開始構圖,創作者的訴求就開始轉為感性,不論古代老大師還是現在創作者,時代代表物、手勢密語、表情心理、花語意義、象徵物精神、顏色感知,都代表者歷史時空與地理人文,從理性觀照寫真發展至精神層面感性上,我構圖選擇古代器物也正反思者文化底蘊,帶給當今有哪些反饋。

眾樂樂的寫實

目前越來越少人畫古典寫實,吃力不討好容易令人放棄,基本功訓練時間長,作品數也不多,因為技巧性要求確實較艱深,與古典音樂的演奏相較,還真相似,古典二字確實與技巧要畫上等號;我在大三時,一幅師生美展的超大折合式三聯幅巨作得首獎,注定要走艱辛的框型風格創作,還是不假他手的一條龍製作;本次展覽作品,除了框型風格,除了器物含意,也能見到老大師所用的方法,這些方法很少能從課堂或書上獲得,是非常難得的範本,也能從我所編輯的繪畫過程影片(置於YouTube頻道),能知其技巧的重要性;當然在展場裡,提供以下老大師用過的要領:用油的透明色技法、數層修改層的總厚度、乾燥時間的表面異相經驗預防、古典畫慣用色很少卻產生豐富的色階、細節描繪用的隱藏工具等,以上讓有心於古典寫實的創作者,得以參考。多點古典手藝人從事寫實創作,能帶動古典寫實是件好事,寫實是所有人能明白的,最直接給觀賞者一目了然畫中內涵,基督教發展中,也為了讓文盲信徒知其教義故事,發展聖像畫(這裡不涉及偶像運動),寫實圖像讓大眾好理解故事,無關階級,無需文字,象徵物可知故事主角;古典寫實也無關階級文字,人人都看得懂,看得懂那人物眼神反射的內心,看得懂那器物象徵的精神美學,正如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先生所說:是看得懂的藝術。

周川智寫於2024個展前夕

///

Related Exhibition:

見韻 —— 周川智 個展
展期|2024. 09. 14 - 2024. 10. 12
藝術家|周川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