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新聞
September 27, 2025

異雲書屋 「方外:圖寫非人」 以墨色擦染人性的痕跡|典藏 ARTouch.com|文:陳賦 (Greta Chen)

No items found.

異雲書屋最新聯展「方外:圖寫非人」策展橫跨金華館與青田館,主題上從神人、佳人,到 遊子、童子,以 遊走在常人與非人邊界的人物畫典型,探討人性的多樣本質;除了于彭各有作品呼應四大子題之外,楊寓寧、郭輝對於神人的詮釋,連同花季琳針對佳人的著墨分別在金華館的一樓與地下空間展出;潘信華老師與顏妤庭的童子與遊子則是在青田館可以一覽無遺。

策展人 沈裕昌 於展覽開幕中提到,新石器時代發展磨製技術後,方能有顏料粉末,也才有繪畫的可能。而繪畫的成形,最早粗略可以溯及動物腳印爪痕與人為追蹤、記錄的痕跡,早期如拉斯科洞窟(Grotte de Lascaux)壁畫中,人與動物往往相伴出現,而世界古文明中,無論是埃及的人面獅身,或者中國神話中人首蛇身的女媧,都是人類透過人、獸、神之間邊界渾沌的地帶,藉由想像比較、並置,與造型重組,探索自身與「非人」之異同。

於此展前,乍聽「非人」最直覺的聯想,是泯滅人性的待遇,是妖魔化、神格化的措辭,甚至可以指稱矮化、物化他人的現象,「方外:圖寫非人」展覽聚焦超乎凡人境界之外的書畫人物典範,以不凡定義凡俗,以反常掌握常態,人沒有既定的本質,更沒有單一的使命,因此「非人」不但不必是貶抑與詛咒,更可以是自由開展的權能,也許在擦寫的墨跡裡,得以窺見神人的聖賢、佳人的姣好、遊子的不羈、童子稚真,與一切人性裡既熟悉又陌生的清淡與濃重。(節錄)

閱讀完整文章:異雲書屋 「方外:圖寫非人」 以墨色擦染人性的痕跡|典藏 ARTouch.com|文:陳賦 (Greta Chen)

///

Related Exhibition:

▍  方外:圖寫非人  𝔹𝕖𝕪𝕠𝕟𝕕 𝕥𝕙𝕖 𝔹𝕠𝕦𝕟𝕕𝕤: 𝔽𝕚𝕘𝕦𝕣𝕚𝕟𝕘 𝕥𝕙𝕖 ℕ𝕠𝕟𝕙𝕦𝕞𝕒𝕟
展期|2025. 9. 9 - 2025. 10. 4
藝術家|于彭潘信華顏妤庭楊寓寧郭輝花季琳